
有個人批評哥倫布不過是坐著船往西行,無意碰到一塊大陸,有什麼了不起?哥倫布拿起一顆蛋,問誰能讓蛋站起來,沒有人辦得到。哥倫布拿起蛋的一端敲碎,蛋就站起來了。那個人又不屑的說,把蛋敲碎,蛋本來就可以站起來。哥倫布回答:『這就是我跟你的差別;你不敢摔、我敢摔!』
→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探險,最有成就的都是那些克服恐懼、勇敢嘗試的人。
兩隻小老鼠掉進了一杯牛奶裡,一隻老鼠看著深如海的牛奶,放棄了求生意志,淹死在裡面。另一隻老鼠偏不信邪,拚命在牛奶裡面舞動四肢,結果牛奶經過不停的攪拌,竟然凝固成奶酪,這隻老鼠就站在奶酪上面免於淹死的命運。
→在最危急的時刻,可以激發最大的潛力!
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有一次在公開場合演講,講完後準備回答聽眾的問題,這時由台下遞上來一張紙條,上面只寫著兩個字:『笨蛋!』邱吉爾神色輕鬆的對大家說:『剛才我收到一封信,可惜寫信人只記得署名,忘了寫問題的內容。』
→不敢生氣的人是懦夫,不會生氣的人才是智者。

有一天,農夫的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,井底都是爛泥巴,所以驢子並沒有受傷。
但突然掉進一個黑暗與窄小空間,讓驢子驚嚇得不停嚎叫,農夫往井裡丟了點飼料想安撫牠,同時絞盡腦汁又用繩子又用梯子,想盡辦法要救出這隻體重不輕的驢子。
但幾個小時過後卻毫無進展,驢子在井底吃著飼料,也不叫了。
農夫眼看無計可施,想到驢子年紀大了,未來沒有什麼用途,不值得花大錢請人用機器把牠救出來,於是決定放棄救援行動。而且為了避免讓其他家畜掉進井裡,他決定把這口早已乾枯的井填起來。
於是農夫拿起一把鏟子,開始往井中填土。這頭驢子本來心想就這樣在井底吃著飼料,不用運貨,也不用拉車,當下心情很輕鬆,但等到大把泥土從天而降,重重的落在牠的身上時,牠突然意識到好日子即將結束,而且自己即將被活埋,又開始悽慘的哭嚎;農夫心裡也很酸,但沒有停止填土的動作,出人意料的是,不一會兒這頭驢子又安靜下來了。
農夫好奇的探頭往井底一看,馬上大吃一驚:每當剷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上,驢子就將泥土抖落在一旁,然後就站到泥土堆上面!漸漸地,這隻驢子便靠著土堆接近井口,最後在農夫大聲驚呼中成功的跳出井外!
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在美國上卡內基時,曾經聽過的一個叫做『舒適圈』的觀念,意思是形容所有人都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,在圈內有自己熟悉的環境,與認識的人相處,做自己會做的事,所以我們感到很輕鬆、很自在。但是當我們踏出這個界線時,就馬上會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,因而感到不舒適,很自然的想要退回到舒適圈內。
但假使我們不刻意跨出自己的舒適圈,讓自己有機會克服不同的挫折與挑戰,自己的發展及進步就會很慢,也無法發揮潛力。
如果我們把那些天天落在自己身上的『泥土』,像升學壓力、工作不順利等等的壓力與挫折,看成是幫助我們跨出舒適圈的墊腳石,即使掉落到最深的井,也可藉由這些『泥土』形成的土堆,幫助我們安然的脫困。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,培養自己的能力,突破自己的舒適圈,讓自己成長茁壯。
日本的北海道出產一種味道珍奇的鰻魚,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,只要一離開深海區,很快就會死亡~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,返回岸邊後,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,且肉質無比鮮美。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戶,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,回港後都全是死的。
由於鮮活的鰻魚價格相當高,所以沒幾年工夫,老漁民一家便成了富翁。老漁民在臨終時,把秘訣傳授給了兒子。
原來,老漁民的秘訣,就是在整倉的鰻魚中,放進幾條叫狗魚的雜魚。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,而且還是天生的『對頭』。當鰻魚碰到狗魚,就會處於身體警覺的狀態,因此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,也因為鰻魚一路上不斷警覺的運動,而使肉質更為緊實,因此成為高檔的鰻魚。
卡內基先生在九十年前就了解,人們最大的障礙就是被自己的舒適圈框住了,無法突破。讓我們一起把挫折的泥土與對頭的刁難,當成突破舒適圈的墊腳石.這就是建立自信、克服恐懼、創造精采人生的秘訣。
下次你想逃避問題,或者想找別人幫你解決困難時,先告訴自己,我一定可以自行解決。想要逃避,只是在愚弄自己。說服自己一定可以處理,並立刻採取行動解決它,你就已經開始邁上成功之路。